锚杆保养时,除锈、补漆的“时间节点”咋把握?

2025-06-16

锚杆保养时,准确把握除锈、补漆的时间节点,对于延长锚杆使用寿命、保障其支护性能至关重要,以下是具体判断方法:

根据使用环境判断

地下矿山环境:在地下湿度较大且可能存在腐蚀性气体的矿山环境中, 一般每3 - 6个月就需要检查一次锚杆表面状况。如果矿山开采过程中会接触到酸性或碱性的矿液,这个检查周期应缩短至1 - 3个月 。比如,在硫铁矿开采中,由于硫元素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,对锚杆腐蚀性强, 每隔1个月就应仔细查看锚杆是否有锈迹。一旦发现锚杆表面出现轻微锈斑,不管是否到检查周期,都要立即进行除锈和补漆。

露天环境:处于露天环境的锚杆,如用于边坡支护的锚杆,受风吹雨淋、阳光暴晒以及空气中污染物的影响,每年雨季来临前和雨季结束后,必须对锚杆进行全面检查 。在沿海地区,由于空气盐分含量高,腐蚀速度加快,除了雨季前后,在春秋季也需各检查一次,即一年检查4次。若发现锚杆表面的漆层出现剥落、褪色,即便还未生锈,也应进行补漆,以防止金属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生锈。

根据锚杆使用时间判断

新安装的锚杆:新安装的锚杆,在使用后的前3个月内属于“磨合期”,这期间要重点关注。一般在安装1个月后进行首次检查,查看安装过程中是否对漆层造成损伤,导致生锈。如果安装过程规范,漆层完好,后续可按照环境要求的检查周期进行检查。

使用多年的锚杆:对于已经使用3 - 5年及以上的锚杆,由于长时间承受荷载以及环境侵蚀,材料性能可能会下降, 检查频率应提高至每2 - 3个月一次。即使表面看起来没有明显锈迹,也建议每1 - 2年进行一次预防性的除锈和补漆,因为内部可能已经开始发生轻微腐蚀,只是表面还未显现。

根据锚杆工作状态判断

受力异常的锚杆:当锚杆所支护的区域出现围岩变形加剧、位移增大等情况,说明锚杆承受的荷载可能发生了变化,此时应立即对该区域的锚杆进行检查。即便距离上次检查时间较短,也要查看是否因受力变化导致锚杆表面出现裂纹、漆层脱落,进而引发锈蚀,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除锈和补漆处理。

修复或更换过部件的锚杆:对锚杆进行修复或更换部件(如螺母、垫板等)后,在修复或更换完成后的1周内,要检查修复部位的漆层完整性。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损伤原有漆层,若发现有漆层破损,应及时除锈并补漆。

1管缝锚杆2.jpg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